【茶具推薦】日式禪茶具推薦,從泡茶的禮節彰顯生活的質感!

 

小編小時候看著外公外婆泡茶,工序繁瑣到實在令人頭昏眼花。大學一年級時讀了張靜紅(Zhang, Jing-Hong 2016)老師的普洱茶研究〈流動、聚合與區隔:台灣茶藝發展中的矛盾和動力〉,才慢慢了解台灣茶藝的發展與文化流變。今天,小編就透過這篇短文來與大家介紹台灣的茶藝以及相關小知識。

 

【產品推薦】九土 日式陶泥煮茶壺禪意炭爐_CHR0628

 

根據張靜紅(2016:66-67)的研究紀載,臺灣的的茶席布置與泡茶方式儘管多元,但大多起源於潮汕的功夫茶。潮汕功夫茶起源於18世紀晚期的閩南與粵北,因為泡茶過程相當費工夫而得名,在19世紀時隨著閩粵移民一起來到台灣。舉例來說,必須用專門的橄欖炭生火煮水、每一輪沏茶都要燙杯、茶壺與茶杯必須放置在茶船(下方用來承接多餘的水)上、倒茶時茶壺在所有茶杯上來回往返(為了確保每一杯茶的滋味相同,俗稱「關公巡城、韓信點兵」)

【產品推薦】九土 日式手工陶泥茶壺_CHR0626

 

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後,許多人會到台灣尋回中華茶藝的本真文化。然而,張靜紅(2016)也在文章指出,所謂的茶藝文化本真性(authenticity)其實相當可議,台灣目前現行的茶藝文化其實不能算是完全傳承自中國潮汕的功夫茶文化,而是融合中國、日本、東亞各地的茶藝文化,並激發出因應政治經濟與文化變遷的變動飲茶文化。

 

【產品介紹】九土 日式手工禪意茶具套裝組 TZR0057

 

張靜紅(2016:69)的研究認為每隔兩三年,台灣茶藝不論是使用的茶器、茶席的佈置法、泡茶的方法,還是舉辦茶會的形式,就會發生許多的變動。這種變動,就目前為止而言,總是比中國大陸快一拍。當中國那邊還在使用木制的方形茶盤時,台灣茶人已經開始使用淺淺的壺承了;當中國那邊還在使用有柄的茶盅時,台灣這邊已經開始時興無柄的茶盅,原因亦是為了「簡潔」;當中國那邊還在學習如何辦好有茶席設計的茶會時,台灣這邊已經有茶人說,大多數茶會已經無趣了、需要更前沿的東西來替代。

 

【產品介紹】九土 汝窯風手作壺承茶盤_HPR0005

 

從張靜紅老師(2016)這篇文章裡面,我們可以看到台灣茶藝的變遷如何受到不同文化的影響,也能藉此重新思考我們對於文化本真性(也就是說,什麼是「純的、真的」文化)的想像,也許文化正是因為它不斷的變動,才有與時俱進的可能。台灣、中國、日本甚至是整個東亞的飲茶文化,也是透過各位茶藝愛好者(茶人)對於茶文化的想像,不斷朝著多元的方向前進!

 

【產品介紹】九土 日式手工草木灰釉壺承_HPR0045

 

大家對於茶文化還有什麼想法嗎?歡迎大家留言與小編一同討論喔!(小編也正是因為要寫文章,所以才慢慢接觸飲茶文化,如果有些地方寫得不夠完整或是清楚,歡迎大家私訊小編)

 

「文化是共享且經過協商的意義體系」--Luke Eric Lassiter(文化人類學家,著有《歡迎光臨人類學》)

 

想看更多九土的茶具產品?來官網看看:https://www.jotomall.com/

 

資料來源:

張靜紅(Zhang, Jing-Hong),2016,〈流動、聚合與區隔:台灣茶藝發展中的矛盾和動力〉。《臺灣人類學刊》14(1):55-88。